第398章 总理衙门
总理处不是一个正式的官署衙门,是四顾命大臣辅政办公之所。因为顾命大臣在大明是头一回,因此新天子登基之后,便正式在宫内乾清门外设立了这处堂院办公,供四辅臣集中议事办公。 这处厅堂也已定名总理处,为了代天子处政方便,以及保密所需,总理处特意设在了宫内而非皇城中。 总理处厅堂过去就是乾清门,左右两边是皇帝的南书房和内书房,再往里就是内朝大殿乾清殿,也是如今新皇的寝殿。总理处设在乾清门外,方便皇帝听政。 此时这个新挂牌的总理处厅堂里,摆着数个大铜盆,里面放着一块块冰块。八月中的紫禁城里白天还很炎热,可屋里摆着这几个大冰盆,立即让屋里清凉许多。 厅堂里面,挨着北墙一溜四把黄花梨木圈椅一字并排。 四位顾命大臣坐在上面,一个个都沉默着。在东西两侧,则各摆了一排椅子,左侧一溜长椅,前边坐着内阁除首次辅外的另四位大学士,往后面是以吏部尚书为首的大九卿,六位尚书加通政使、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则因是顾命大臣,坐在北面。 在这四位大学士和八卿对面,则坐着的是几位大太监。坐在最上首的,是如今升任司礼监提督兼印太监的王承恩,他下首则是如今执掌东厂的东厂提督掌印太监王之心。再下面是司礼监的四名秉笔太监吕直、沈良佐、李凤翔、王应朝。再往下三个太监,则都挂着内臣提督衔,分别是禁卫大营内臣提督王德化、警备大营内臣提督刘文忠、卫戍营内臣提督唐文征。 这九个太监,也是如今京中最有权势的太监。 同样的,今天总理处列席的这二十五人,也是大明中枢握有最高权力的官员。 坐在上面的周延儒其实心里很不满意如今这个局面,本来他堂堂首辅,崇祯在位之时,固然受皇帝掌控。但皇帝一死,他觉得他这个首辅就应当可以大展拳脚了,掌控中枢了,就如当初张居正那样。 可结果却是现在有了这个总理处。如此一来。总理处就成了代天子执政的最高权利中心,内阁、六部和司礼监及五府,全都在它之下了。 崇祯的遗诏中有四顾命大臣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的文字,因此总理处也就名正言顺的可以在皇帝亲政之前代掌一切政务。 原来内阁大学士们不过是五品官。品级很低,可就因为后来有了票拟之权,可以审阅大臣奏章,并拟出意见呈给皇帝批阅,有代言之权,因此内阁一跃成为朝廷中枢。 后来又有了司礼监批红之权,奏章太多,皇帝不能一一批阅。便在审阅内阁的票拟后做出同意或否决批复,并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朱批,甚至有时干脆就让秉笔太监代为批阅奏章。 皇帝把自己的朱批之权。转交部份给了司礼监的太监,让之分担自己的负担并削弱掣肘内阁大臣。 正是有了这票拟和批红之权,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秉笔太监才如此权势炽手可热。而现在总理处代天子理政,有了一个后阅的权力,正是这个后阅权利让总理处可以凌驾内阁和司礼监之上。 周延儒缓缓开口,对着两面的一众内外大臣道,“如今天子年幼,尚不能亲政,我等四人受先帝遗命,顾命辅政。从今天起。总理处正式成立,以后规矩就得更改一二了。” “从今天起,内外朝臣奏章都要先经通政司登记后,送入司礼监文书房登记。再交司礼监呈送总理处交辅政大臣审阅。” 周延儒开始向诸大臣申告新规则。原来是呈送皇帝,现在则改为呈交辅政大臣审阅。 “总理处辅政大臣阅后交司礼监再转送内阁审阅,然后给出票拟。内阁票拟后再经司礼监转辅政大臣审阅,辅政大臣同意内阁的票拟意见后,交司礼监代为批红,然后转给司礼监掌印太监审核、盖印。如有违失不当之处。可驳回重批。” 批阅奏章,这正是权利的体现,环环相扣,是绝不能轻心的。 “司礼监掌印太监审核通过盖印后,奏章再发回司礼监文书房,进行备份。然后原折转内阁发六科。六科审核无误,则发六部执行。如有违失,可驳回。” 这是精心设计的流程,一环扣一环。 任何内外奏折,不经通政司,就无法传递给司礼监和总理处,更到不了内阁。 而所有经通政司送到司礼监的奏折登记后,都要先给总理处的四位辅政大臣阅览过,然后才发到内阁,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理的意见。 经过票拟这一程序后,还要再经司礼监登记再呈给总理处,对内阁的票拟意见,做出最终决定。如果总理处辅政大臣不同意内阁票拟的意见,可以发回,重拟。一回不行,还可以二回,甚至三回,辅政大臣除了可以发回重拟票,还可以直接朱笔改票,直接做出处置意见,不必再发回给内阁重拟。 辅政大臣对于票拟做出最后处置,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就相当于辅政大臣的秘书,他们根据辅政大臣的意见,做出批红。最后还要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相当于辅政大臣的秘书,而掌印太监则相当于秘书长,他要最后把关,看是否与辅政大臣的决定符合,如果批复结果与辅政大臣的审核决定不合,就不能通过,要发回重批。 秘书长掌印太监通过后,奏折连同票拟与朱批都要存档,然后发回内阁,再由六科进行最后一次审核。 六科给事中们如果审核通过,就能正式发出,按朱批意见处置了。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就能发回,可能得再走一遍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通政司是第一道关卡,只有合法的奏折才能送上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奏折。只有按朝廷制度,有此身份资格的官员的奏章才能经通政司送上去。 通政司把关上奏的奏章。 然后司礼监先登记,总理处查阅一遍,再发给内阁拟票给出意见。通政司不把奏章直接送往内阁。而是先经司礼监和总理处走一遍流程,也是很重要的。这能保证所有的奏折都不会缺少,既不会被司礼监扣压,也不会被内阁扣压。 有这几个环节的相互监督,就能保证奏章不会被故意失丢、隐藏、扣压等情况发生。 内阁在这个流程中也处于相当重要的一环。他们必须对奏章先阅,并拟出处理意见。这既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权利体现所在。 按这套流程,顾命大臣代天子执政,发出的政令一样要经过内阁票拟。连皇帝的诏令,也一样得经过这一流程,而且由于现在天子未亲政,因此皇帝的诏令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诏? 现在小皇帝虽登基,权利却受限严重。除了总理处、内阁外,通政司和六科,对于皇帝的诏令,也都有随时复奏封驳之权。 现在加了一个总理处,虽然是总理各处,但按制度,也一样是要受制约的。 总理处、内阁、司礼监、通政司、六科、六部诸部门,处于一个相互制约的状态,防止出现权力一家独大的现象。 不过这只是理想的局面,真正的状态。肯定不会这般理想。就如司礼监本来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是辅助皇帝批红,用来制约下内阁权力。可实际上,司礼监一度凌驾在内阁之上。 就连皇帝。也往往在与内阁意见不和时,直接下达手谕到内阁,发这种制度上属于无法效的中旨。 可最终的情况,内阁或者六科都很难拒绝这种中旨。 就如现在,总理处一成立,便立即凌驾于内阁、司礼监、六部、五府等之上。 不过说来。总理处能有这么权威,也与首辅周延儒和次辅吴甡都是顾命大臣,大九卿之一的左都御史刘宗周同样是顾命大臣,再加上一位统领着京畿九镇的直隶总督,四位顾命大臣个个都来头不小。 再加上吴承恩虽升任司礼监提督和掌印太监,但他不是魏忠贤等那种贪权之人。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丝毫的阻碍,反而持大力支持态度,这才有了如今局面。 总理处算是个临时议事机构,不算正式衙门,也没有固定吏员,四位顾命大臣也都兼有其它要职。 今天,总理处正式理事,召集这些内外朝重臣前来,自然是为了开门红。而且,今天也确实要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 朝廷去年辽西用兵失败,加之边关和京畿整顿兵马,再西北又爆发匪乱,东南又有抗税,加上因去年灾荒导致今年的饥荒,朝廷早已经国库空空。 连皇帝的治丧费用,都还是刘钧带来的两百万块银元先顶住了。可朝廷接下来,还处处要用钱,各地的军饷发放、辽西的防御恢复,甚至西北剿匪等等,哪一样都要花钱。 周延儒等人也没有什么好法子,现在只期待能够继续让四海银行发债券,期待东南的关税、商税能够收上来。 而这些,都得指望朱慈烨。四海银行那边,只卖他的帐,其它人,连皇帝都从那里要不到钱。而东南各地,更是楚党天下,一样需要朱慈烨。 要不是如此,周延儒和吴甡也不会容忍朱慈烨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今天这个会议的重点,就是要从朱慈烨手里要来真金白银。 “阁老,这是自然的。”王承恩满脸堆笑的接道,“天子年幼,亲政之前,朝廷就靠四位先帝的托孤重臣主持朝政了。” “哎呀,先皇龙驭宾天,遗诏让某等辅佐当今,我是深感惶恐,生怕有半点差池,将来地下都无颜面对先皇啊。”周延儒一口吴地口音,“就说这现在,刚经历先皇的丧礼和陛下的登基仪式,如今国库空虚无比,内帑银也都是为之一空啊,现在诸事纷杂,可我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吴甡这时在一边接话,“朝廷财政情况确实是雪上加霜,不过好在咱们还有郡王在。先帝在时,都常称郡王既能征善战,会练兵更会打仗,还会经济生财之道。原先朝廷也是靠着郡王,发行债券,筹集到大笔资金,这才免除了三饷。”他一边说着一边对着刘钧笑了笑,“若是郡王也弄不来银子,那朝廷就只能重征三饷了,否则不但将士们的饷发不下来,就是你我在座诸人的俸禄也发不了了。” “郡王肯定是有办法的,前几天不是说过马上能再筹集三百万银元入京嘛。”王承恩在一边连忙笑道。 满厅堂中的重臣,一齐把目光都望向了刘钧。 现在大家都指望着刘钧了。 “当此之时,大家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刘钧也只是微微一笑。 这话一出,大家都很高兴,刘钧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刘时刘钧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容,慢慢扫向大家。 “大明中兴未半,而先帝中道崩殂,如今虽与清达成和议,可大明局势依然并不安稳。朝廷与鞑虏去年一战,只能算是两败俱伤,虽最后收回辽西,但鞑虏势力依在,依然拥有不下十万劲旅,仍然是我朝最大的威胁。” “而且由于去年朝廷调集大军于辽西,导致了西北空虚,加之因为大灾之后的大饥,流匪趁势再起,卷土重来。诸位,局势艰难啊,我受先帝遗诏托孤辅佐陛下,承蒙先帝知遇之恩,自是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还是那句话,局势再艰难,我们也当同舟共济。” 刘宗周深表赞同的对刘钧点了点头,原本他在朝中是比较倾向于次辅吴甡的,但现在,他同样不隐藏自己对于刘钧这番话的赞赏。 周延儒没有为刘钧几句漂亮话给说动,他依然是那副表情,坐正身子,咳嗽一声,“那就开始议事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