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秦命运在线阅读 - 第30章 商鞅后人

第30章 商鞅后人

    一万魏军继续进攻,不死不休!

    魏军的弩箭兵发射完弩箭,发现无箭可用,索性就将弩箭一劈两段,绝不留给秦国。

    紧接着,大声吼叫的上万魏军就冲杀过来。而秦军弩箭兵气定神闲地继续发射弩箭,可见秦军后勤运输力强悍无比。另外也显示了秦国的军工体系比魏国抢了不止一星半点。

    然后,悲壮的一面再次出现。仅剩的上万魏军大多只能手持较短的青铜剑,不得不捡起前面丢弃的各种长武器铁剑等,然后前赴后继地冲向秦军。

    上万魏军经过秦军弩箭的洗礼后,只剩五千多人,而且人人带伤。但是没有一个魏军士兵胆怯地逃跑,反而继续这毫无希望的进攻。

    秦军步兵大阵前移,通过互相配合,继续绞杀魏军残兵败将!

    最后魏军就剩下濮阳守将吴刚以及麾下的数十名亲兵,被秦军重重包围。

    秦军士兵们继续怒吼起来:

    “投降不杀!降不降?”

    “投降不杀!降不降?”

    “投降不杀!降不降?”

    仅剩的数十名魏军士兵顽强不屈地大吼道:

    “魏军不降!誓死不降!”

    “魏军不降!誓死不降!”

    “魏军不降!誓死不降!”

    蒙毅于心不忍,何况濮阳守将吴刚的确是一位有才能的将领,再次向主帅蒙骜请命招降。

    而蒙骜主帅见猎心喜,也希望树立一个好的例子,再次准许了。

    等到秦军露出一个缺口,蒙毅借机上前劝说:“将军乃名将吴起之后,为何要为了昏庸的魏王丢掉性命。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吴将军何不归顺大秦,建功立业,造福子孙?”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既然身为魏国将军,岂能贪生怕死投敌求荣?”

    浑身浴血的濮阳守将吴刚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道,“至于我的手下,如果有不想战死的,请将军收留。他们已经尽力了,可惜天不助魏,如之奈何?另外请善待濮阳百姓,他们才是最无辜的。”

    说完,濮阳守将吴刚仰望苍天,大叫一声道:“天道不公!”

    利剑猛一用力,顿时割断喉管,温热的鲜血霎时汹涌而出。英雄的灵魂渐渐远去,伟岸的身躯渐渐冰凉,随着一声“当啷”长剑坠地的声响,濮阳守将吴刚缓缓倒了下去,轻轻的长眠在生他养他的魏国热土之上!

    残余的魏军士兵悲痛得大哭,大喊道:“我等蒙受将军大恩,岂能偷生?”

    于是,数十名魏国士兵都自我了断了。

    蒙毅不禁大发感慨:“军人才算是一个国家最后的脊梁啊!”

    魏武卒是战国前期魏国名将吴起训练的精锐重步兵。荀子曾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遇之者,若焦熬投石焉”。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士兵披三重甲,持戈配剑,操12石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

    想当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征战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自从魏武卒创建三十年以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足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满员大概五万人左右。魏武卒是当世的步战士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此外,其余六国都吃过魏武卒的苦头,强大的魏武卒使得魏国建立了霸业。

    然而辉煌百年的魏武卒在魏国统帅庞涓败亡之后,元气大伤,威风不再。魏武卒见证了魏国最强盛的时期,现在也见证了魏国的霸权的失去和衰弱。

    而随之秦国锐士也登上了历史舞台,秦国成为了另一个辉煌。

    “我军阵亡了一万人五千余人,重伤五千余人,轻伤不计。敌军阵亡八万,无一幸免!”蒙恬满怀敬意报告了战后的人员死伤统计情况,对魏军死战到底的勇气钦佩不已。

    “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的伤亡只有敌军的四分之一,已经是大胜了。”蒙骜老将军十分感慨道,“想当年长平之战,六十万秦军斩首坑杀四十万赵军后,自身也伤亡了十五万。”

    濮阳是魏国附属小国卫国的国都。卫国历史悠久。

    卫国沿袭周朝国风,重礼仪和诗歌,轻民政和军武,结果全国盛行靡靡之风,国不能国君不为君!

    卫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

    论及血统,它是周武王胞弟康叔后裔,纯正到不能再纯正的姬周宗国。

    论及位置,位于故商王朝旧地,天下之中,土地肥沃,人口兴旺。

    论及人才,子贡,商鞅,李悝,这些在后世名满天下的贤能,皆是卫国所出。

    可就是这样拥有一切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卫国,终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一直默默无闻,甘于平庸。

    可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卫国,历史上却成为了这个“大争之世”最后的幸存者,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却还保留卫国的封地,直至秦二世而亡。

    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弱小究竟是一种原罪,还是一种生存之道?

    濮阳卫国王宫。一场欢迎宴会正在举行。

    举办方为卫国国君卫元,客人自然是远道而来的胜利者以主帅蒙骜为首秦军将领们。

    宴会场地中间有一群歌女舞女尽情地表演,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她们在鼓乐声中舞动双袖,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们缓慢,连急速的旋风相比之下也逊色了。紧接着,甚至还有舞剑的舞者,剑光璀璨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舞剑女子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歌女们的声音动听悠长: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亡国之音啊,国小贫弱,居然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些靡靡之音上!”蒙骜老将军毕竟见多识广,一眼就看穿了这种奢侈生活。

    “祖父,周朝的礼乐制度前期还是合理的,毕竟当时周朝一度强大,将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各种宗法封建制度合法化礼仪化,平衡了各方的利益。而且当时的乐舞与礼仪相结合,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周朝统治。但是现在礼乐制度完全变成了权贵享乐的工具,对国家百姓没有丝毫的好处,焉能不亡国?”蒙毅更是一针见血将周朝的礼乐制度剖析得头头是道。

    蒙恬听完后,在一旁若有所思。

    而卫国国君卫元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能怎么办呢?

    这时候,快马来报:秦王使者到达!

    蒙骜老将军自然带领大家前去迎接秦王使者。

    来人不是别人,居然是后世臭名昭著的宦官赵高!

    秦王使者赵高刚开始只是按照惯例,传达封赏旨意。但是等大家散去后,宦官赵高就私下拉住蒙毅,低声传达秦王嬴政的密旨:一定要找到商鞅的后人!

    “商鞅的后人?商鞅不是无后吗?”蒙毅十分吃惊地问道。

    “这是秦国官方说法!当年秦惠王为了稳定朝堂局势,明面上被迫杀了商鞅全家,但是暗中派人将商鞅的幼子送给卫国宗室收养。此事作为绝密,一直只为历代秦王所知。”宦官赵高缓缓地道出当年的秘密。

    “如此说来,商鞅的后人依旧留存在卫国宗族。看来事情也好办,只要找到当年收留的卫国宗室,一切都好说了。”蒙毅轻轻呼出一口气,原本还以为要大海捞针,不想商鞅的后人居然回到了卫国宗室。

    商鞅,出身于卫国宗族,原名卫鞅。卫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所以被大家称为商鞅?。史料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秦国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家被杀。

    蒙毅也十分好奇,心想:“不知商鞅的后人长得什么样?是否有先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