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饮马怒江
大黑山溶洞深处。窟道内,朱罗兵带着哭腔叽里咕噜的大声喊叫着,也不知道他们对外面的梁兵说着什么。 “大概是要向我们投降吧。”守在外面的梁兵猜测道。一名梁军将官刚将随军通译喊过来,就有一名着上身的朱罗兵举着白旗涉着水,战战兢兢的向窟道外行了出来。 因为只有他一人,所以围聚在窟道出口处的梁兵都没有动手。 梁军将官对那蛮人通译吩咐道“跟他们说,要他们返回霸王岭,在那里向我军投降,此处我们不受降” 梁军要这些朱罗兵重新返回霸王岭投降,是因为典韦的主力正在浮桥附近埋伏着“打援”,没有多余兵力受降他们。 几个时辰后,霸王岭的溶洞中,丢掉兵器的朱罗兵举着双手鱼贯而出,被梁军押往山下。他们将被送到姑复的战俘营中集中看管。 高顺孟获继续向大黑山进军,沿途扫荡了那三座驻有朱罗军的孤峰。这些朱罗兵还未等梁军到达,就已逃散一空。 直到高顺,孟获两大军团抵达沧澜江畔的浮桥,典韦还是没等到加拉瓦派来的朱罗援军。 实际上,此时的加拉瓦得知自己反中梁军圈套后,已如惊弓之鸟。他没有胆量再派出援军,也根本没想过夺回大黑山溶洞窟道出口,以解那近万朱罗军之围。 相反,他派出令兵,紧急从洪沙底瓦向永昌调兵。 但现在加拉瓦实际也没多少兵力可调。朱罗大军团的编制是四万人,在此前的大蛇口,千柱原霸王岭战役中,加拉瓦前后折损了一万两千余兵力。 现在,不韦城和周边屯守了一万余兵力。洪沙瓦底只剩约一万八千守备兵力。此前的朱罗民夫,卡拉波拉蛮兵又被拉哈尔带走绝大部分。 …… 永昌郡不韦城的将军府邸中。加拉瓦在屋中的青石地板上来回踱着步子。不时就踱到大桌前,忧心忡忡的向桌子上摊着的地图看两眼。 当初朱罗王卡里卡拉命他来接替拉哈尔时,他满心欢喜,觉得是个机会。当时他认为拉哈尔的惨败不过是因为他的冒进,贪心造成的。否则怎会让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王国打败。 他相信只要自己步步为营,以永昌郡洪沙瓦底为根基,慢慢经营积聚人口。等实力壮大后定能席卷整个梁王国,乃至汉帝国腹地。他甚至都没想过冯宇会主动进攻永昌。 结果冯宇不仅来了。而且在自己重兵防御的情况下,区区万余人的兵力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就势如破竹的打到怒江河畔。 在此期间,加拉瓦已从那些溃逃下来的朱罗残兵嘴中,知道了各种各样,不知真假,神乎其神关于梁兵的传说。包括梁兵如何精锐,做战如何神出鬼没,器械如何精良等等。据说,梁兵甚至能有飞到天上的战争器械。 这更是让加拉瓦心惊不已。若是能完全他自己做主,他现在就想放弃永昌,撤退到洪沙瓦底去。但是真这样做,朱罗王卡里卡拉肯定饶不了他,一个惧敌畏战的罪名是跑不了的。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接战。 不韦城在怒江与独龙江之间。城池位于一处高原坦原之上,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加拉瓦召集麾下将领反复商议,最终制定出一个勉强可行的防御方案。 此时,加拉瓦又来到桌边,望了一眼地图,心中还是七上八下… …… 三日后,渡过了沧澜江的梁军南征大军就已饮马怒江。此时已是建安六年的正月底。 怒江南岸是一溜的小山丘,面向不韦城的地方有一条宽约三十余里的缺口。 加拉瓦已在此扎下营寨,布下军阵,试图阻止梁军渡江。因为梁军一但从此处渡过怒江,在那相对平坦的高原地带上,梁军铁骑非常适合发挥自己的优势。 梁军也在怒江北岸扎营隔河与其相峙。高顺,诸葛亮,典韦三人策马来到怒江河畔,远眺对岸的朱罗军。 当下,梁军的战线已经拉的非常长了,距离金沙江畔的姑复也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这么长的战线,为了保证辎重粮道的畅通,也为了增加粮道的运力,孟获部的蛮兵和大部分战象都投入到保障粮道和辎重押运上。所以孟获将不参加这最后的决战。 诸葛亮指着涛涛怒江江面对其余二人道:“这怒江江面虽然不宽,但流水湍急。在对岸有重兵防御的情况下,我们要强度怒江是不可行的。” 典韦不经意道:“这有何难,我们不从此处渡江,另寻渡江地点便是。” 高顺一摇头道:“不行啊,怒江对岸大都是陡壁。除了这个地点,别处找到适合渡江的地点,至少要绕行百十余里。多走这么路倒是小事。怕我们主力一绕,对岸的朱罗军便可乘虚而入,渡江袭我后方辎重车队。”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成高顺的观点,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可抽选一支轻兵,在上游或下游渡过江去,而后从侧后袭扰朱罗番兵。正前主力乘此机会,强渡怒江。” 沉吟了下,他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支轻兵孤军深入敌军腹地,危险重重。非勇猛善战之辈,难以胜任。” 典韦马上接着诸葛亮的话道:“嗨,就让某接了此令,保证能完成此事。” 高顺立刻说道:“那就有劳典韦兄弟了,汝带着自己军团的轻重骑营,绕行渡过怒江后,需昼伏夜行避免被对方斥候发觉。我们约定在后天拂晓,汝对番军侧后发起袭扰。我们主力乘机强渡怒江。” 典韦立刻答道“没大的问题。只是某不带辎重兵,该如何渡过怒江,这条河里似乎也没有船家。” 高顺听了典韦的话,一时也想不起该如何办。辎重营要比骑兵行军慢的多,若是让典韦带上辎重营,那么必然耽误时间。而且辎重营带着也是个累赘,让辎重营单独返回也很危险。他有点张口结舌道:“这…” 高顺将求助的目光向诸葛亮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