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十绝阵出
闻太师败兵岐山七十余里,收拢残兵败马,安营扎寨,一番查点,损兵折将两万有余。 闻太师乃三朝元老,自从掌兵征伐以来,未尝有挫锋锐,今日在西岐,失机丧师,气得眉心神目睁开,长吁短叹,忧心不已。 门下进言:西岐异人颇多,太师也是名门,不如寻访一两位同门,下山相助,大事可成。 闻太师一听,豁然开朗,连忙吩咐好左右看守大营,乘了墨麒麟,把麒麟头上飞云角一拍,麒麟四蹄腾空,往东海金鳌岛而来。 势镇汪洋,威灵摇海;潮涌银山鱼入穴,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西崖畔耸危巅;丹怪石,峭壁奇峰。丹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鸟;瑶草怪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源堤草包新。 一派仙家妙地风光,直把闻太师修道之心勾起,蹉跎叹息,感慨为俗事所缠,误了修道真谛。只是神仙杀劫来临,碧游宫停止讲道,金鳌岛空荡荡的,闻太师巡游一番,到处是洞府紧闭,不见人烟。 正在寻思是否另寻他处时,却碰到菡芝仙,才知道金鳌岛一众仙家却是听闻西岐之事,在白鹿岛为闻太师炼制阵图。只因为菡芝仙八卦炉中一物未曾炼成,还需耽搁一段时间。 闻太师辞别了仙子,来到白鹿岛,只见众道人或戴一字巾,九扬巾,或鱼尾冠、金霞冠、碧玉冠或挽双抓鬓,俱在山坡前说着闲话,坐在一处。 闻太师大喜,闲谈一番,才知道是姜子牙的冤对头申公豹告密,只会了截教一众仙家,才有了白鹿岛炼阵之事。十天君水遁来到岐山,布下十绝阵,只见闻太师商营中愁云惨淡。冷雾飘飘,刀光闪烁,杀气阵阵,悲风切切;又有十数道黑气,冲于霄汉,笼罩中军帐内。 此情此景被姜子牙看到,知道对面商营之中来了高手。第二日,一声炮响过后,闻太师领着十天君出列,姜子牙坐着四不象。领着哪吒、黄天化、雷震子、杨戬出来。 只见闻太师坐着墨麒麟,手持金鞭在前;后面有十位道者,面貌凶恶,脸分五色,赤、白、金、青、黑,俱是骑着仙鹿而来。一番唇枪舌战,才知对面乃是截教十天君。 又是一番口舌对战,最后谈不拢,十天君让姜子牙等人观阵。见头一阵,挑起一牌,上书‘天绝阵’,第二上书‘地烈阵’,第三上书‘风吼阵’,第四上书‘寒冰阵’,第五上书‘金光阵’,第六上书‘化血阵’,第七上书‘烈焰阵’,第八上书‘落魂阵’,第九上书‘红水阵’,第十上书‘红砂阵’。 姜子牙看完,心中一片冰凉,只是不愿意落了自家神威,只得强辩道:“这十阵还不圆满,待得完成之日,我西岐自会前来破阵。”说完,回了西岐城,进了相府之中,却是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破阵良策。 闻太师一行也大道回府,觥筹交错间,姚宾突然心头升起一股恶念,对着闻太师说道:“常言说的好:蛇无头而不行,军无主而自乱。西岐弹丸之地,姜子牙不过肤浅之辈,只需小弟略施手段,弄死姜子牙,西岐便不攻自破。” 闻太师听闻大喜不已,能够不动刀兵之戈,便解决兵祸,谁不愿意。 姚天君当即领命在落魂阵中,一土台;设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写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三盏灯,足下点七盏灯,上三盏名为催魂灯,下点七盏名为捉魂灯,姚天君披发仗剑,步罡念咒,于台前发符用印,于空中一日拜三次。只待施展此术,把姜子牙杀死,西岐军群龙无首,便不攻自破。 连拜了三四日,果然,身在相府的姜子牙就开始或惊或怪,无策无谋,容貌比前大不相同;过七八日,姚天君在阵中,把子牙拜去了一魂二魄。不觉又过了二十日;姚天君把子牙二魂六魄,俱已拜去了;止剩得一魂一魄。其日竟拜出泥丸宫。子牙已死在相府,一魂一魄,飘飘荡荡,杳杳冥冥,竟往封神台来。 时有清福神迎迓,见子牙的魂魄,清福神柏鉴知道天意,忙将子牙的魂魄,轻轻的推出封神台来。 但姜子牙原是天命封神的人,一心不忘昆仑,那魂魄出了封神台,随风飘飘荡荡,如絮飞腾,迳至昆仑山来。 适有南极仙翁,闲游山下,采芝药;猛见子牙魂魄渺渺而来,南极仙翁仔细观看,方知姜子牙的魂魄;南极仙翁大惊,慌忙护住姜子牙的魂魄,将之收入宝葫芦内,免得其魂魄丢失。 正欲回转玉虚宫将魂魄交予元始天尊,身后却传来阐教赤精·子的声音,双方交谈一番,赤精·子方知姜子牙魂魄丢失一事。南极仙翁交予其任务,护送姜子牙的魂魄回西岐,赤精·子应诺,取了宝葫芦护送姜子牙的魂魄回转西岐。 只见其走至姜子牙床边,细细观看一番,发觉姜子牙三魂七魄,除了一魂一魄在葫芦内,其余二魂六魄均不见踪影。 遂对众人道,“子牙师弟的魂魄,被那截教妖人用邪术招去,今日贫道去一趟商营夺回子牙师弟的魂魄。” 是夜,赤精·子整顿衣袍,起身出城,只见十阵内,黑风迷天,阴云布合,悲风飒飒,冷雾飘飘;有无限鬼哭神号,竟无底止。 赤精·子见此阵,十分险恶,用手一指,足下先现两朵白莲花,为护身根本;遂将麻鞋踏定莲花,轻轻起在空中,见十阵好生凶恶;杀气贯於天界,黑雾罩於岐山,心中暗暗心惊。 正看着,只见落魂阵内,姚宾在那里披发仗剑,步罡踏斗於雷门,又见草人顶上,一盏灯昏昏惨惨,足下一盏灯半灭半明,草人分明写着姜子牙名讳。